新快报讯 当得知孩子患有肿瘤时,如何摆脱沉重打击,寻找生活的突破口?近日,异地在穗就医的脑肿瘤患儿母亲罗崧瑜,用特别的方式,续写厄运来临后,不寻常的人生剧情。她用18幅画作“照亮”病房,也冲破了自己的焦虑。
在3岁儿子小宣做手术、化疗、康复的日子里,罗崧瑜经历了彷徨、无助、痛楚,也硬扛过孩子化疗呕吐、半夜头疼等挑战。
当她独处,将这些经历转化为向阳而生的向日葵、对唱的小鸟、重生的心脏……5个月,她完成18张画作后,又捐赠给正在与肿瘤儿童并肩同行的医院。
10月20日上午,随着小宣入院做新一期化疗,这些画作也一并运输到心血管儿科。10月23日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部心血管儿科,原本洁白的墙面因挂上18幅彩色油画装点得焕然一新。
罗崧瑜告诉新快报记者:“人会遇到很多困难的,我想通过这些画告诉每个儿童肿瘤患者和家庭,我们要直面困难,在有强大力量和勇气的时候才能战胜困难,迎难而上。”
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儿科主任李淑娟介绍,画作包含很多寓意,而且给病区环境,以及以后小朋友来治疗的环境都有很大帮助。
视频:新快报记者李斯璐 潘芝珍
